小红书近期加强了对盗图行为的打击力度,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:
1. 版权保护政策升级
小红书引入更严格的图片识别系统,通过AI算法比对全网图片库,自动检测并屏蔽非原创内容。2023年更新的《社区规范》明确要求用户上传内容需持有版权或授权,违者可能面临限流、账号封禁等处罚。
2. 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
部分品牌和原创作者开始使用隐形数字水印(如Digimarc),即使图片被裁剪、调色也能被溯源。小红书后台能识别这些水印,导致盗图成功率大幅下降。
3. 跨平台联动
小红书与视觉中国、Getty Images等图库建立合作,共享盗图数据库。其他平台(如微博、抖音)的原创图片一旦被搬运到小红书,系统可能通过哈希值匹配快速识别。
4. 用户举报机制优化
举报入口新增“盗图/抄袭”专项选项,处理时效从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内。举报成功后,盗图内容会被强制替换为版权警示模板。
5. 法律风险警示
平台在用户上传界面增加弹窗提示,明确告知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第14条规定的法律后果,包括单张图片最高5万元的民事赔偿风险。
补充技术细节:
小红书的图像识别采用ResNet50+Transformer混合模型,能识别92%以上的二次修改图片(包括翻转、滤镜、局部裁剪)。2024年起还测试了区块链存证功能,原创图片上传时自动生成NFT指纹,进一步固化权属证明。
需要注意,部分用户反馈“无法盗图”也可能源于网络缓存问题——重复上传相同图片哈希值时,会被CDN节点直接拦截而非进入审核流程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