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查询哔哩哔哩(B站)的退订或用户流失数据,可通过以下方法获取相关信息,并结合行业背景进行分析:
1. 官方财报与公开披露
B站季度/年度财报会披露MAU(月活跃用户)、DAU(日活跃用户)及付费用户变化。用户流失情况可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推算,例如2023年Q3财报显示MAU为3.41亿,同比增长16%,但环比下降3.2%,可能隐含季节性流失。需关注“用户留存率”“流失率”等指标。
2. 第三方数据平台
- QuestMobile/极光数据:提供行业报告,对比B站与竞品(如抖音、快手)的用户黏性数据。
- 七麦数据/SimilarWeb:监测App下载量、卸载量趋势,例如2023年B站移动端日均卸载量约2.4万次(数据波动需结合版本更新或事件分析)。
- 灰豚数据:UP主停更动态,如2023年部分腰部UP主公开宣布停更,可能反映创作者流失问题。
3. 社区舆情与用户反馈
- 站内“退站潮”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及评论倾向(如搜索关键词“B站退站”)。
- 微博、知乎等平台讨论,如“为什么离开B站”话题下的高赞回答常提及内容质量下降、广告体验差等问题。
4. 内部指标与调研
企业可通过用户画像分析流失群体特征(如年龄、地域、使用时长),但非公开数据需通过行业报告间接获取。例如《Z世代数字行为报告》指出,B站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80%,该群体对社区氛围敏感度高。
扩展知识:影响流失率的关键因素
内容生态变化:商业化加速可能导致UP主创作方向调整,用户兴趣匹配度下降。
竞品冲击:短剧、直播等形式的竞争加剧(如抖音“中视频”计划分流B站用户)。
产品体验:大会员权益、弹幕管理策略等直接影响留存。例如2022年B站测试“硬核会员”机制,试图提升核心用户黏性。
如需精确数据,建议交叉验证多方信源,注意区分自然流失(如用户生命周期结束)与事件性流失(如定价策略调整引发的波动)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