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书聊天提示违规通常由以下原因触发:
1. 关键词过滤机制
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库,包含政治、、暴力、违禁品等关键词。系统会自动扫描文本,即使语义隐晦也可能触发,例如谐音、缩写或特殊符号组合。
2. 用户举报触发审核
当聊天内容被其他用户举报时,人工审核团队会介入复查。举报阈值较低时,即使是主观认知差异(如激烈辩论)也可能导致违规判定。
3. 内容关联风险
涉及金融交易(如代购、虚拟货币)、医疗建议(未经认证的健康指导)、平台生态破坏(诱导私域流量)等内容,即使无违规词也会被拦截。
4. 行为模式风控
高频发送相似消息、批量添加陌生人、使用自动化工具等异常行为会触发反垃圾系统,导致功能限制。
5. 图像/链接二次审核
聊天中的图片或外链可能包含OCR识别文本或违规跳转,例如二维码导向站外灰色产业链。
延伸知识:
平台采用「机审+人工+申诉」三级处理流程,误判可通过正式申诉渠道解决。
2019年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要求平台必须建立内容审核制度,企业需承担更多监管责任。
部分跨境电商相关内容可能因违反《广告法》中「绝对化用语」规定被拦截。
隐私保护条款下,聊天中索取他人号、住址等敏感信息会被直接封禁。
建议避免使用模糊表述如「加薇」「莆田鞋」,这类词汇已被纳入电商行业黑名单。发布前可用「谐音测试工具」预检内容,但最终需以平台规则为准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