哔哩哔哩(Bilibili)的定价策略是一个多维度、动态调整的过程,涉及用户需求、市场竞争、内容生态和商业变现等多个层面的考量。以下是其核心定价逻辑和扩展分析:
1. 会员订阅分层定价
哔哩哔哩大会员分为月度、季度和年度订阅,定价差异明显。年度会员通常享有折扣(如首年148元,续费168元),而单月订阅定价较高(25元),通过价格歧视策略引导用户选择长期绑定,提升用户留存率。此外,还推出“连续包月”(15元)等自动续费优惠,利用行为经济学中的“惰性消费”心理降低用户决策门槛。
2. 内容付费与独家资源
部分动画、纪录片或影视内容采用单篇付费(如6-30元/部),尤其针对日本新番的“大会员专享”模式。此举将内容稀缺性与付费权益挂钩,同时通过“试看前5分钟”等策略降低付费阻力。2023年财报显示,此类内容拉动大会员数突破2000万。
3. 广告竞价体系
广告主通过RTB(实时竞价)系统购买开屏、信息流等广告位,CPM(千次展示成本)参考行业水平动态调整。例如,游戏类广告因B站用户年轻化特征明显,CPM可能高于视频行业均值(约15-30元)。垂直品类(如电竞、二次元)因流量精准性可能溢价20%-30%。
4. 虚拟商品与直播打赏
直播场景中,“B币”充值比例为1:1(兑换),但打赏礼物设计为高溢价虚拟商品(如“小电视飞船”售价1980B币)。通过虚拟道具的社交属性(全站广播特效)和粉丝荣誉体系(粉丝牌等级),刺激非理性消费。2023年Q3直播收入占比已达26%。
5. 电商导流分成
“会员购”板块采用“自营+佣金”模式:自营商品(手办、周边)毛利率约50%-60%,第三方店铺收取成交额5%-10%的佣金。定价参考淘宝、拼多多等平台,但利用社区黏性实现溢价销售。
6. 动态测试与算法调价
后台采用A/B测试优化定价,例如对不同用户推送差异化的大会员促销价格(新用户首年98元 vs 老用户138元),基于用户活跃度、消费历史等因素实施个性化定价(Price Discrimination)。
扩展知识:
二次元经济溢价:B站核心用户(Z世代)对IP衍生品的支付意愿比普通消费者高40%(艾瑞咨询数据),支撑其高毛利策略。
付费渗透率瓶颈:目前大会员渗透率约10%,低于爱奇艺(20%+),需平衡广告与用户体验的矛盾。
竞争对标:对比YouTube Premium(美国区$11.99/月),B站定价更侧重本土化内容而非去广告功能。
B站的定价本质是用户价值榨取(ARPU提升)与社区增长间的博弈,尤其在亏损收窄的财务压力下,2024年可能进一步探索订阅制与单点付费的混合模式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